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,因政治需要、戰亂逃難、經濟謀生、改朝換代、避諱改姓、複姓改單姓等原因有無數次大規模的人口遷移。對於中國人口分布狀況的形成有著巨大影響,它在客觀上大大促進了中國多民族的融合和經濟文化的交流的同時,也改變著姓氏的分布。
逄姓的遷徙分布主要有:
魏晉以前,龐姓人已分布於今河南、河北、山西、陝西、山東、湖北、重慶、遼寧等地。
三國時期,蜀有龐德公之侄龐統,魏有南安狄道(今甘肅隴西)人龐德(其從兄龐柔入蜀)。扶風(今陝西鳳翔)人龐迪,酒泉表氏(今甘肅高台西)人龐淯。可見此際龐姓已遷入於四川、甘肅等地。
兩晉南北朝時期,龐姓發展迅速,並逐漸形成了龐姓南安郡望、南陽郡望、始平郡望、譙郡郡望。
隋唐時期,龐姓上述郡望依舊興盛,並以其為主源向四周擴散,如陝西之榆林、涇陽,山西之太原、代縣、太谷,山東之菏澤,江蘇之徐州,安徽之壽縣等地,並有一支龐姓入遷福建泉州。
宋元時期,由於中原一帶刀兵四起,避居南方者漸多,使得龐姓在南方各地分布更廣,並有一支入遷廣西北流,後在當地發展成為望族。北宋有單州成武(今屬山東)人龐籍入朝為相,其子孫顯貴當朝,使得山東龐姓名噪一時。
明初時期,山西龐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,被分遷於河南、江蘇、湖北、山東、河北等地。
明末清初,滿清軍隊屠川,川籍龐姓避逃於雲貴高原。而不久的湖廣填四川,又使湖北、湖南之龐姓入居四川。
乾隆年間以後,山東龐姓有闖關東到東北者,亦有華東、華南之龐姓渡海赴台,進而遠播海外。
如今,吉林省的長春市,江西省的鷹潭市,山東省、棲霞市、龍口市,天津市等地均有逄氏族人分布。
上一篇:農姓氏遷徙分布脈絡在何處?
下一篇:亓姓氏遷徙分布是不是頻繁?
單姓的得姓始祖是姬臻,周成王少子。
家訓在中國形成已久,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,它是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,指的書家庭對子孫立身處世、持家治業的教誨。另外對個人的教養、原則都有著重要的約束作用。今天小編給你們準備了錢氏家訓,有興趣的小夥伴快來一起看看吧!
家譜,又稱族譜、宗譜等。它是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獻,記載一個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跡。小編今天給你們帶來了歐氏家譜分享,有興趣的小夥伴快來一起看看吧!
在華族的千千萬萬個姓氏當中,不少姓氏是源自同一個祖宗,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,由於逃亡、遷徙、避難以及其它原因,同一個祖宗的後人分別擁有不同的姓氏。如區、歐、歐陽都是春秋時代那位“臥薪嘗膽”的越王勾踐的後人。那么歐與歐陽又有什麼不同呢?現在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!
字輩,也叫做字派,是指名字中用於表示家族輩份的字(多為名字中間的字),俗稱派。其意蘊為修身齊家,安民治國,吉祥安康,興旺發達。字輩是中國傳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,也是中國古代一種特別的“禮”制,它一直延續到現代。小編今天給你們帶來的是湖北省中瞿氏字輩排行分享,一起來看看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