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(dì wǔ)姓是中國姓氏中的一個複姓,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,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名第502位。
第五姓起源
源於媯姓,出自漢高祖劉邦強遷原戰國時期齊國的田氏公族時封的編序,屬於帝王賜姓改姓為氏。
相傳,帝舜當天子之前,帝堯把。兩個女兒嫁給了他,讓他們在媯汭河邊居住,他們的祖孫有留在媯汭河一帶的,就是媯姓的來源。
據史籍《史記·田完世家》及《新唐書·宰相世系表》、《古今姓氏書辨證》等資料記載,齊桓公姜小白封媯完于田地,其後子孫以地為氏,稱田氏。
周武王姬發滅殷商之後,建立了周王朝,便追封前代聖王的後人,找到了帝舜的後裔媯滿(帝舜之子商均的第三十二世孫)。周武王封媯滿為陳侯,史稱胡公滿、陳胡公。
春秋時期,陳桓公媯鮑的弟弟媯躍自己一直想為君主,在陳桓公死後不久(公元前744~前706年在位),即殺死了太子媯免,自立為陳厲公。太子媯免的兩個弟弟欲報殺兄之仇,就在周桓王姬林二十一年(陳厲公八年,公元前699)趁陳厲公去蔡國之時把他殺了,兄弟二人相繼為陳國之君,就是後來的陳莊公媯林(公元前699~前693年在位)和陳宣公媯杵臼(公元前693~前648年在位)。陳宣公晚年昏聵,打算立寵姬所生的兒子為太子,就把先前所立的太子媯禦寇殺了。
陳厲公有個兒子叫陳完(媯滿第十世孫),他同太子媯禦寇的私人交情很好,當媯禦寇被殺後,他怕被株連,便逃到了齊國。當時齊桓公接納了他,還將他封于田地。陳完逃到了齊國後,不願再用原來的國名為姓氏,遂以受封賞賜名稱為氏,改稱田氏,後來形成了一支龐大的田氏家族。
田氏一族傳至田和任齊國宰相時,姜氏家族在齊國已經十分衰弱,國家軍政大權全部落在田氏家族手中,姜齊君主形同虛設。田和後來乾脆在周安王姬驕十六年(齊康公十九年,齊田和元年,公元前386年)成功地發動了政變,自立為齊國國君,於是,姜姓齊國就變成了田氏齊國。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“田代姜齊”,或稱“田氏代齊”。而齊康公姜貸(公元前404~前386年在位)被田和廢為庶人,“遷康公於海上,食一城”,後連一城也不給了,轟到沙灘上由其自生自滅。周安王二十三年(公元前379年),齊康公在悽慘孤獨中逝世,終年七十六歲,田氏家族正式“並齊”。
據史籍《姓氏考略》的記載:“齊田氏後,漢時齊諸田徙至京兆房陵,以次第為姓,有第一至第八。”史籍《後漢書·第五倫傳》中也記載:“後或改姓。”
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後,為了增強關中地區的經濟實力,同時削弱各地豪強的殘餘勢力,就把戰國末期的齊、楚、燕、韓、趙、魏六國國君的王族後裔和豪族名門共十多萬人,強行遷徙到關中房陵一帶地區定居(今湖北房縣)。在遷徙原齊國田姓貴族時,因其族大人眾,主事官吏煩於編籍,便以其家族門第按順序分為第一至第八,由此產生了第一氏、第二氏、第三氏、第四氏、第五氏、第六氏、第七氏、第八氏共八個複姓,其實都是田氏,例如大族田廣之弟田英為第八氏,其孫田登為第二氏,元孫田癸為第三氏……等等,第五氏就是其中的一支。
第五氏這一支後來出了不少名人,得以普遍流傳,所以在宋朝時期被作為顯姓收錄到《百家姓》中,而其他的第一至第八等複姓,後來大都改為單姓“第”及“五(伍)”兩個姓氏,現在保留其複姓的人極少能見到。第一氏、第二氏、第三氏、第四氏、第五氏、第六氏、第七氏、第八氏族人與田氏族人同宗同源,皆尊奉田完(陳完)為得姓始祖。
上一篇:佟姓是否出自於蒙古族?
下一篇:言姓在百家姓排名第幾位?
單姓的得姓始祖是姬臻,周成王少子。
家訓在中國形成已久,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,它是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,指的書家庭對子孫立身處世、持家治業的教誨。另外對個人的教養、原則都有著重要的約束作用。今天小編給你們準備了錢氏家訓,有興趣的小夥伴快來一起看看吧!
家譜,又稱族譜、宗譜等。它是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獻,記載一個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跡。小編今天給你們帶來了歐氏家譜分享,有興趣的小夥伴快來一起看看吧!
在華族的千千萬萬個姓氏當中,不少姓氏是源自同一個祖宗,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,由於逃亡、遷徙、避難以及其它原因,同一個祖宗的後人分別擁有不同的姓氏。如區、歐、歐陽都是春秋時代那位“臥薪嘗膽”的越王勾踐的後人。那么歐與歐陽又有什麼不同呢?現在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!
字輩,也叫做字派,是指名字中用於表示家族輩份的字(多為名字中間的字),俗稱派。其意蘊為修身齊家,安民治國,吉祥安康,興旺發達。字輩是中國傳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,也是中國古代一種特別的“禮”制,它一直延續到現代。小編今天給你們帶來的是湖北省中瞿氏字輩排行分享,一起來看看吧!